图片 科技创新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_亚博游戏官网|下载|app*

亚博游戏官网|下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

科技创新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

来源::未知 | 作者:亚博游戏官网|下载|app*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摘要:对84名顶尖科技人才的研究发现,创新意识、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四个典型特质。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政府要重点关注塑造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发挥科技评价的创新导向、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等因素。各类科研机构也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从薪酬体系、选拔机制、发展渠道和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

 关键词:科技人才,创新,典型特质,培育政策

  ?
  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的战略举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近4000万,但高层次科技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亟待加强。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对我国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育目标是明确的,即要以培育一批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为首要目标。同时培养大批各个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学术和技术梯队中形成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和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结构,以推动科技活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界定及背景特点?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人才的定义是: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据此,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为了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我们选取符合以下标准(谭立刚,2004)之一的84名典型创新型人才进行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样本选自于《跨世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二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项目的主要研究者,长江学者和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第一、第二完成人;三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四是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主持人;五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科技创业者;六是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有价值论文的第一作者。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均为各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两院院士26人,长江学者9人,共获得319项科技奖励,包括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58项,国际科技奖励15项,是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典型代表。?

  本研究样本的人口统计数据具有鲜明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趋势。(1)中青年学者比重大。在84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中,中青年学者比重最大,有40人处于40~49岁的年龄阶段,占48%;其次是60~69岁的年龄阶段,共有18位,占21%;再次是50~59岁和70~79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分别有9位和8位,占11%和10%;80岁以上的有3位,占4%;40岁以下的有1位,占1%。在40~49岁年龄阶段中,40~44岁的青年学者居多,共有26人,具体为40岁(1人)、41岁(7人)、42岁(7人)、43岁(7人)、44岁(5人);45~49岁的中年学者为14人,包括45岁(4人)、46岁(3人)、47岁(1人)、48岁(2人)、49岁(3人)。从中可以看到,中青年学者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领军人物的中坚力量。(2)华东地区学者比重大。按照全国地域划分标准,我们把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籍贯按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等七大区域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要比东部地区的少。籍贯在华东地区的学者共有36 人,占43%;其次是华北地区,共有12人,占18%;再次是东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分别有5人,各占6%;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有4人,各占5%。(3)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比重大。在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有52名学者具有博士学位,占62%,其中4名学者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其次是本科学历的学者24名,占29%;硕士学位的学者8人,占10%。中青年学者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更大,在50岁以下的学者中3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该年龄段总数的83%。(4)无行政职务的学者比重大。在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仅有10人担任各类行政职务,其中作为研究机构或企业行政负责人的有3人,作为国家级实验室负责人的有7人,而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学者共有74人,占总数88%。?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

  特质是指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系列心理品质,包括动机、自我认知、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文魁等(2006)认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具备一般人才的特点外,还具有另外三大特质:首先是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根本点;其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从科技创新活动本身的要求出发,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识;三是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效应越大,越能激发科技人员的成就欲望,科技创新动力越强。?

  对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并结合50位学者对科技人才特质的看法,经过频次处理,提炼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55种关键特质。结果发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科技综合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洞察力与观察力、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力、独立性强、科学实践能力等特质出现频次最高,如表1所示。?

  总体看,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表1  科技创新人才特质及频次分析

 

       创新意识源于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每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都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能面对困难,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遇到挫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时刻保持符合科学思维规律的创造力。其次,具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这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做出创新贡献的基本条件。第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尤其作为科技领军人物,优秀者总能高瞻远瞩,引导并促进本领域内的科技人员实现自主创新。第四,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三、影响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与环境因素?

  科技创新政策是指国家和地区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和推行的有关引导、激励和支持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用的行动准则和公共政策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科技政策的首要内容都是创新。在此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具有经济意义的新的创造,即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是建设能够促进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包括很多创新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如制定创新政策的政府部门,与国家创新相关的R&D部门,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R&D部门等。这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资金、法律和政策、信息、技术和科学以及人才流动等方式来实现。?

  基于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对政策环境因素的看法,归纳了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15种政策环境因素。按照各类因素出现频次的高低顺序,创新型科技人才关心的政策环境因素有: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重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激励机制等,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影响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因素及频次分析

  组织环境因素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也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载体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组织内资源配置、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对组织环境因素的看法,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因素有10种。按照各类因素出现频次的高低顺序,组织环境因素中科技人才关心的有:对科技人才的培训教育、企业文化的影响、领导的支持与影响、企业发展的空间、公平公正的选拔晋升机制、科研经费的投入、薪酬待遇的影响等,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因素及频次分析

  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方式?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既是国家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培养方式的看法,主要存在15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方式。按照各种方式出现频次的高低顺序,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的培养方式包括: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多渠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跨学科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个性、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等,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方式及频次分析

  五、政策建议?

  实现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在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塑造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持续创新的条件环境。政府必须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创造以下环境。?
  塑造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引导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培养出一个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需要从小抓起,从社会创新氛围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

  发挥科技评价体系的创新导向作用。遵循“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科技人才评价工作要分类构建科技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多元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方式选拔、评价创新型人才,实现鼓励原始性创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和培育优秀人才,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在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或来华工作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积极的政策措施给与其工作、生活上的保障,但前期人才需求分析和后期的人才监管工作远未到位。在“共享全球人才资源”的前提下,我国应该坚持“政策引导、建设环境、强化法制、规范程序、分类监管”的原则,大力引进、使用全球科技人才资源。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氛围,引导各类微观组织引进、使用人才,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引进、监管战略性高精尖人才。?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创新各类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和管理机制,大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各类科研机构要加强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多知识、多技能的综合性体系。通过组织内外部的进修培训,形成统一规划的各层次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同时,随着科技创新逐渐由个体创新行为转变为团队创新行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科技团队中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的优势,通过具体的科研项目,面向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提高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素质,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组织。?

  各类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当前国内科研机构大多以论文或专利数量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主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但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会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寻找同一级别中影响因子低的期刊发表文章而降低整体的研究水平。其次,随着科研经费数量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科研人员把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跑课题、要经费、写总结等事务中而无暇深入研究,进而影响整体创新水平。因此,各类科研机构亟需建立完善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各类科研机构要健全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工作效率和组织归属感。各类科研机构要完善工资报酬体系,提高薪酬与科技人才工作业绩的相关度;要建立稳定可行的选拔晋升机制,给科技人才提供发展机会,重视科技人才的成长价值;要夯实科研基础建设,让科技人才有条件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真正使科技人才的个人发展融合到科研机构的整体发展之中


亚博游戏官网|下载|app*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参与率这个衡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介绍和分析,阐述现今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